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心概况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心概况 >> 学术规划

学术规划

1.发挥福州优势,促进两岸绿色循环低碳模式的发展

在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科学量化碳排放总量,对企业、个人活动、产品或个人通过交通运输、食品生产和消费以及各类生产过程等环节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总量(即碳足迹)进行监测,并对节能减排政策成效评估与溯因分析。同时推动数字技术真正融入能源的产、运、储、销、用各环节,构筑能源系统各环节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应用体系,推动能源系统运行和管理模式向全面标准化、深度数字化和高度智能化加速转变。

福州是目前全国唯一的“九区”叠加的城市,对台区位优势显著且2016-2021年福州GDP增长速度(82.72%)位居全国第一。本中心将最大化发挥福州优势引入ESG评价指标来衡量福州市的企业在环境、社会和治理上的绩效。这些指标可用于评估福州的绿色发展水平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国内ESG发展进入快车道,逐渐完善、丰富的ESG评级监管政策驱动着中国企业的ESG评级实践不断升级发展。越来越多的评价体系将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纳入企业运营中,ESG评级势必成为真正促进企业业绩增长、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但目前ESG评级在中国的实践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2.全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闽台产业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

2020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双碳”目标意味着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要逐渐降低碳排放进而实现零碳排,为实现此目标,亟需国家财政、金融、产业、区域等各类政策的支持。2021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考察期间要求“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闽台合作需加强信息互通,人才共享,搭建闽台绿色经济合作平台,共同制定和执行节能减排政策,加强闽台地区的能源效率和生态保护工作。虽然,在全国范围内福州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水平方面优势显著,但在进一步实现“双碳”的过程中,产业结构优化的绿色升级、绿能源效率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3.以技术创新赋能闽台产业融合发展,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11018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要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推进新时期两化融合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产业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创新,激发数据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对于新时期推动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统筹推进制造强国与网络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00年习近平同志做出了建设“数字福建”的部署,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数字福建”已经深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福建省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居于全国前茅。“闽台产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致力于研究技术水平的升级与推广对闽台产业转型的带动作用,深化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度,提高数字技术的利用率。在数字技术产业化的发展中,推动闽台传统制造业产业链的上中下游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在两岸产业融合发展方面,本中心旨在发挥闽台各自的技术优势,整合产业资源,将两岸的工业化、信息化有效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重塑两岸产业结构布局,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赋能两岸经济的高质量发展。